钎料粉末、镀覆金刚石类型、钎焊工艺参数(包括钎焊温度、保温时间、钎焊气氛等) 钎料:
(1)熔点:熔点不能高于金刚石石墨化温度,也不能过低,若熔点太低,则在磨削过程中,可能因为较高的磨削温度导致钎料软化,造成磨粒过早脱落。目前,Ni-Cr钎料应用最广泛,但其钎焊温度较高(900C以上),金刚石有石墨化的倾向,影响钎焊金刚石的强度和工具寿命。
(常用钎料为镍基合金→钎焊温度太高使金刚石石墨化->通入磷蒸汽降低镍基合金熔点→含磷的钎焊把持力不够>用镀Ti、Cr金刚石改善结合强度)
(2)润湿性:钎料对金刚石具有良好的浸润、扩散作用。较好的浸润、扩散作用可以保证钎料与金刚石磨粒之间形成牢固的化学治金结合,提高钎焊强度。张凤林等通过在钎料合金中添加Cr、Ti金属粉,改善了钎料合金对金刚石的润湿性能。
(3)稳定性:钎料应具有稳定、均匀的成分,以诚少钎焊过程中的偏析现象和易挥发元素的损耗。
(4)强度:钎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在磨削过程中,如果钎料强度和硬度不够,那么将导致自身快速磨损,失去对磨粒把持能力。Khalid等通过分析金刚石、钎料和基体三者之间的界面,发现Ti元素的加入也使钎料本身的强度增大,耐磨性增大,但是Ti含量过多,会导致合金熔点升高,以及金属化合物增多,钎焊接头脆性增大。
(5)残余应力:避兔由于物理性能的不匹配导致金刚石与钎料截面处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